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从国家安全的定义、重点领域、公民义务与权利、举报途径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及相关政策文件,提供全面知识普及。
一、国家安全的定义与核心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其核心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包括政权安全、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等,并强调“安全状态”与“维护安全能力”的双重保障。
二、国家安全涵盖的16个重点领域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大安全”理念为核心,覆盖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16个方面:
1. 政治安全(政权、制度安全)
2. 国土安全(领土、自然资源安全)
3. 军事安全(国防与武装力量安全)
4. 经济安全(金融、能源、产业链安全)
5. 文化安全(意识形态、传统文化保护)
6. 社会安全(公共秩序、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7. 科技安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8. 网络安全(数据、信息系统防护)
9. 生态安全(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资源安全(能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1. 核安全(核设施、材料管理)
12. 海外利益安全(公民、企业海外权益保障)
13. 生物安全(疫情防控、生物技术风险防控)
14. 太空安全(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
15. 深海安全(海洋权益与资源保护)
16. 极地安全(极地科考与战略利益维护)。
三、公民与组织的义务与权利
(一)义务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公民和组织需履行以下义务:
1. 遵守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的线索;
3. 如实提供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证据;
4. 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协助;
5. 支持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的工作;
6. 保守国家秘密;
7. 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宪法进一步强调公民维护国家统一、遵守法律、保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第五十二条至第五十五条)。
(二)权利
公民在支持国家安全工作中享有以下权利:
1. 人身安全受威胁时可申请保护;
2. 因协助国家安全工作导致损失可获补偿或抚恤;
3. 对国家机关工作提出批评、申诉、控告或检举。
四、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怎么办?
1. 举报电话: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间谍行为或线索。
2. 网络平台: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平台(http://www.12339.gov.cn)。
3. 其他渠道:向公安机关、军事机关或相关组织报告,由其移送处理。
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1. 五大要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2. 五对关系: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六、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不泄露国家秘密:不随意拍摄军事设施、涉密单位场景,不在社交媒体发布敏感信息。
2. 警惕可疑行为:如境外人员未经批准进行调研、煽动性言论或非法买卖涉密资料,需立即举报。
3. 网络安全: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传播虚假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4. 生态安全:遵守垃圾分类规定,拒绝携带境外动植物入境。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从遵守法律到主动举报,从保护环境到维护网络秩序,每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让我们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增强责任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