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那么你知道校园防骗的一些小知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校园防骗安全知识吧!
校园防骗安全知识
(一)如遇诈骗短信,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二)不贪“小便宜”,不信“天上会掉馅饼”。
(三)没经过核实,不要轻易把私人账号、身份证号码、密码等个人资料透露给任何人,特别是不要轻易把钱汇入没经过核实的账户。
(四)接到消费类诈骗信息,不要直接按短信提供的电话回复,如对自已的消费账户有疑问,最好亲自到银行查询。
(五)汇款类短信,要经过认真核实后,才能进行操作。
(六)中奖类短信纯属乌有;都是骗人。
(七)退税类短信要经过正规渠道查询,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八)其它短信自已没办法甄别或者没办法核实的,不予理采。
校园诈骗手段
①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份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建立账簿号提出取得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袒出缝隙,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另有人以骗到的财帛、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②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份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生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后拜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③真实身份,虚伪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违法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挣钱补贴糊口的生理,常以公司名义、真正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物,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类似的违法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整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力坚苦,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④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生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西席和学生上当受骗。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它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它同学借款补洞,拖到结业一走了之。
⑤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西席、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独特之处,上门推销各种产物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物的人,一发明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逃之夭夭。
⑥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鼎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造就费的比重逐步加大。为了减轻家子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营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份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蒙昧"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⑦骗取信托,寻找机会作案--许骗份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拉近乎,或体现出相知恨晚而故作热忱,或体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等,骗取信托后常寻找机会作案。
校园防骗小常识
1、不要将个人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领。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包括住址、电话、手机、呼机等随意提供给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路之人切不可轻信,更不要将钱款借给不了解的陌生人。
4、切不可轻信马路广告或网上及手机信息,勤工助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防止上当受骗。
5、遇到把握不准的事,需向父母、老师请教或报告保卫处(派出所),不要盲目从事。